近日,跟几个朋友聊起金融危机的影响,谈到,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经营模式尤其是美国经营模式的弊端的暴露,对中国企业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
多年来,我们长期侵浸在美国为代表的企业经营理论的影响之下,我们以通用、微软为企业发展的榜样,受到大卫;奥格威、彼得;德鲁克等美国管理学者的思想的教育,形成了对美国模式的顶礼膜拜。到2008年,企业忽然发现美国模式下的“基业长青”也只是在特殊的条件和背景下的产物,企业发展的道路没有任何模式可以完全照搬。
其实研究一下美国的经济发展史,我们就可以明白,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发展模式与中国经济的模式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模式。美国经历了1929年到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后,淘汰掉的企业达到百分之七八十,而存活下来的企业,都具有五六十年的历史,美国拥有上百年成熟市场经济和经历了诸多经济周期、成败磨练的市场环境,而在这个基础之上成长起来的英特尔、思科等企业,虽然企业年龄与中国企业相仿,但他们所拥有的成长环境却是截然不同。而中国的企业是从计划经济的裂缝中生长、在一个经济高速发展、基础相对薄弱的环境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他们两者的经验是不能对等的。
美国的经济是以资本为指导的商业经济,美国的次贷危机的爆发正是以逐利为目的的资本精神埋下的恶果。美国汽车工业的萧条更是美国以资本运作工业产业的反面典型。美国汽车业虽然发展迅速,但是却没有一款车能够像宝马、奔驰一样经典到顶礼膜拜的程度。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快速崛起的企业大多是轻工业和制造业企业,从金融危机中,我们更应该清晰的认识到工业、制造业的健康发展不能单纯依赖商业精神和资本运作,而更多的是依靠工业精神,是以产品为核心的专注于品质基础上的品牌建设。
产品是企业提供给消费者的最核心的“价值”,不论是品牌运作也好,资本运作也罢,如果不是建立在稳固的“产品价值”的基础上的话,都可能成为瞬时幻灭的“海市蜃楼”。日本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也深受西方模式的影响,但日本后来非常注重产品的研发和品质,日本的电子产品和汽车工业才得以迅速发展,赶上并超越了美国。
中国有句古话叫“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中国历来讲求“诚”、“德”,在企业经营上,什么叫“忠厚”?什么叫“德”?“忠厚”就是勿忘自己的本分是做产品,“德”就是更多的去给予而不是索取,给予消费者可靠的产品,给予社会健康的市场环境和资源。
金融危机后,谁将成为中国企业发展的导航?着眼全球去借鉴和学习是一种途径,但成功没有永恒的定律,在中国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企业更应该结合中国的国情,扎扎实实的做好自己的本分,踏实脚下的每一寸土,才能一步步走的更远,走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