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 详细方案设计
1.1 前言 7
1.1.1 人防指挥多媒体系统物理要素 8
1.1.1.1 物理要素组成 8
1.1.1.2 主要物理要素功能 8
1.2 作战指挥室 9
1.2.1 效果图 10
1.2.2 大屏幕投影显示系统 11
1.2.2.1 功能描述 11
1.2.2.2 设备选型 11
1.2.2.3 设计说明 12
1.2.2.4 系统连接图 13
1.2.3 信号处理系统 14
1.2.3.1 功能描述 14
1.2.3.2 设备选型 14
1.2.3.3 设计说明 14
1.2.3.4 信号切换连接图 15
1.2.4 会议讨论系统 15
1.2.4.1 功能描述 15
1.2.4.2 设备选型 16
1.2.4.3 设计说明 17
1.2.4.4 会议系统连接图 17
1.2.5 辅助摄像系统 18
1.2.5.1 功能描述 18
1.2.5.2 设备选型 19
1.2.5.3 设计说明 19
1.2.5.4 系统连接图 19
1.2.6 中央控制系统 19
1.2.6.1 系统组成与功能 19
1.2.6.2 设备选型及特点 20
1.2.6.3 方案说明 21
1.2.6.4 系统连接图 22
1.2.7 音响扩声系统 22
1.2.7.1 功能描述 22
1.2.7.2 设备选型 23
1.2.7.3 设计说明 23
1.2.7.4 系统连接图 24
1.2.8 其它系统 25
1.3 设备机房、防雷系统 25
1.3.1 雷电防护概述 25
1.3.2 雷电防护的基本理论 26
1.3.3 设计依据 29
1.3.4 方案设计 29
1.3.5 通信地线 30
1.3.6 常规接地系统介绍 30
1.3.7 接地系统详细方案 32
1.4 监控系统 33
1.4.1 设计要求 33
1.4.2 系统目标 34
1.4.3 系统设计 34
1.4.4 系统原理 37
1.4.5 系统功能 37
1.5 综合布线系统 39
1.5.1 需求分析 39
1.5.2 设计原则及思路 39
1.5.3 产品选型 39
1.5.4 设计特点 40
1.5.5 设计方案 40
1.5.5.1 拓扑结构图及布线图 41
1.5.5.2 信息点分布表 41
1.5.5.3 详细设计 43
1.6 有线电视及公共广播系统 48
1.6.1 有线电视系统 48
1.6.1.1 设备选型 48
1.6.1.2 系统结构 48
1.6.1.3 系统功能 48
1.6.1.4 系统性能指标 48
1.6.1.5 有线电视点分布表 49
1.6.1.6 设备数量表 50
1.7 公共广播系统 50
1.7.1 概述 50
1.7.2 依据 51
1.7.3 系统构成 51
1.7.4 系统设计说明 52
1.7.5 公共广播设备使用示意图 53
1.8 网络系统 53
1.8.1 设计原则及思路 54
1.8.2 产品选型 54
1.8.2.1 人防指挥网方案设计 55
1.8.2.2 中心交换机 55
1.8.2.3 二层交换机 55
1.8.2.4 边界路由器 61
1.8.2.5 硬件防火墙 61
1.8.3 IP地址的分配与规划 61
1.8.3.1 IP地址分配原则 61
1.8.3.2 IP地址的规划 62
1.8.4 VLAN的规划 62
1.8.4.1 根据端口定义 62
1.8.4.2 根据MAC地址定义 62
1.8.4.3 根据网络层定义 63
1.9 平战转换方案 63
1.9.1 有线电话系统 64
1.9.2 网络系统 64
1.9.3 指挥大厅设备 66
1.9.4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67
二 设备介绍 69
2.1 显示系统 69
2.1.1 EIKI LC-XG400i投影机 69
2.1.2 美视120英寸电动投影幕 72
2.1.3 FORETRON拼接处理器 73
2.1.4 FORETRON拼接管理软件 75
2.1.5 人防电子沙盘 75
2.2 信号切换系统 76
2.2.1 TOPTRONVMAX1616矩阵切换器 76
2.2.2 TOPTRON TOP-iCAT5 VGA 100T/R收发器 78
2.2.3 TOPTRON TOP-iCAT5 CV 100T/R收发器 79
2.3 视频会议系统 80
2.3.1 ViewPoint 8036视讯终端 80
2.3.2 Sony EVI-D70P彩色摄像机 81
2.4 会议讨论系统 82
2.4.1 TOPTRON TOP-DIG5201会议系统主机 82
2.4.2 TOPTRON TOP-DIG5202E2会议主席机 83
2.4.3 TOPTRON TOP-DIG5204E2会议代表机 84
2.4.1 TOPTRON TOP-DIG52032BOX会议连接盒 85
2.4.2 Sony EVI-D70P彩色摄像机 85
2.5 中央控制系统 88
2.5.1 1TOP-PGMIIII可编程控制系统 88
2.5.2 TOP-Wireless G7pip 8寸真彩无线画中画触摸屏 89
2.5.3 LTX-1200C 12寸真彩色画中画触摸屏 90
2.5.4 CR16KW 可编程墙上面板 91
2.5.5 TOPTRON CRPWR-8 II电源控制器 92
2.5.6 TOPTRON CRLITE-4A调光器 92
2.5.7 CAH TDP-1820时序电源 92
2.6 音响扩声系统设备 93
2.6.1 VIETA DO44扬声器 93
2.6.2 SONY SRP-X700P 数字AV管理中心 94
2.6.3 QSC PLX功率放大器 97
2.6.4 TOP-T1000电话耦合器 99
2.7 监控系统设备简介 100
2.7.1 AC-242X智能恒速球型摄像机 100
2.7.2 AC-NS480R红外高速球 102
2.7.3 海康威视DS-6101视频服务器 103
2.7.4 监控主机 105
2.7.5 数字监控系统 105
2.7.6 松下TC-42PZ800C液晶电视 107
2.7.7 AOC AOC619液晶显示器 109
2.8 公共广播系统 110
2.8.1 DOOPA DM-6602 CD/MP3播放器 110
2.8.2 DOOPA DM-6603数字调谐器 110
2.8.3 DOOPA ED-36广播话筒 110
2.8.4 DOOPA DM-6606节目定时器 110
2.8.5 DOOPA DM-6615电源时序器 111
2.8.6 DOOPA DM-6608十六路监听器 111
2.8.7 DOOPA DM-6619报警发生器 111
2.8.8 DOOPA DM-6609十六分区寻呼器 111
2.8.9 DOOPA DM-6627分区寻呼站 112
2.8.10 DOOPA DM-350A合并式功放 112
2.8.11 DOOPA DS-168吸顶喇叭 112
2.8.12 DOOPA HG-113932U标准机柜 112
三 系统配置清单 113
四 技术支持与服务体系 121
4.1 服务流程 121
4.2 售前服务 121
4.3 安装调试 121
4.4 售后服务 122
4.4.1 售后服务流程图 122
4.5 产品保修 122
4.6 技术支持 123
4.7 技术培训 123 详细方案设计
前言
随着空袭兵器的迅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战场,空袭已成为现代条件下作战"首当其冲、贯穿始终、影响全局 "的主要样式。这对未来平战转换通讯指挥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未来城市人民防空袭斗争的需要,必须加强地下指挥中心指挥多媒体系统的建设。
我国人民防空分为平时和战时指挥体制。地下指挥所多媒体系统建设,是指在地下指挥活动中广泛运用计算机及其他技术设备,实现人防信息处理自动化和决策方法科学化,以提高地下指挥效能的过程。
目前江门市xxx指挥所多媒体系统的指挥技术器材严重缺乏且设备成旧、性能落后,要保障实现快速、高效、灵敏、准确的平战转换通讯指挥还存在着许多严重不足。运用平战转换通讯指挥中心手段逐步取代传统的平战转换通讯指挥手段,是适应未来城市反空袭斗争和提高平战转换通讯指挥效能的必然要求,其原因是:
第一,未来战争空袭为主要方向,要求平战转换通讯指挥必须加快自动化建设步伐。现代空袭呈现出远距离、全方位、多手段、高效率等特征,围绕战场情况的变化,城市人防活动中大量人员、物资、能源的流动,将造成巨大的信息流,这种浩瀚的信息量是传统的手工指挥手段处理所不能及的,必须借助计算机、大型的显控系统等设备实现指挥的自动化。
第二,未来空袭作战行动节奏加快,要求平战转换通讯指挥必须提高指挥速率。平战转换通讯指挥员在实施防空袭指挥时,从接受信息到处置信息必然要经过一段时间。高技术局部战争空袭的突然性、快节奏,使得这一反应时间大为缩短,提高人防的指挥速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1991年海湾战争和最近的阿富汉战争、伊拉克战争等,就是我国的经验教训,这种作战行动节奏要求作战指挥程序必须运行在很高的速度之中。可以想象,如果仅用简单落后的指挥手段,要想对各种情况做出快速反应,是根本不可能的。
第三,现代平战转换通讯指挥内容复杂,要求适时正确地作出决策的难度明显增大。现代城市防空袭涉及重点防护目标众多,各专业队分工复杂,只有使各防空资源相互配合,警报发放形成体系,才能实现平战转换通讯指挥的目的。这就需要平战转换通讯指挥员在极短的时间内综合考虑,制定对策,下达任务。这种本领非单个人力所能及。在组织未来城市人民防空袭斗争的全过程中,各项指挥活动将更加依赖于高技术指挥保障手段。因此,各级人防领导者必须认识到只有平时加强地下指挥所多媒体系统建设,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化手段,战时才能够实现智能化辅助决策,最大限度地从指挥的低效率、重复的、繁忙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专门从事创造性指挥活动,进而提高指挥效能。
人民防空指挥的主要特点:
第一:预警时间更短,快速反应能力成为决定指挥效能的关键;
第二:指挥对信息依赖性强,掌握信息是指挥活动的焦点;
第三:指挥系统成为空袭重点,保持指挥稳定困难;
第四:城市人民防空斗争复杂,更加强调组织协调能力;
上述矛盾集中在一起,使得提高人防作战指挥效能成了现代平战转换通讯指挥中极为严峻和紧迫的问题。实践证明,以传统的应急指挥手段为基础,采用加强人的指挥活动的方法来解决平战转换通讯指挥演变中产生的上述矛盾是行不通的。不论人的专业训练达到何种程度,如果不借助于先进的指挥自动化系统,都无法胜任这类指挥任务。另外,空袭兵器及行动样式的发展也使人防行动的指挥过程更加复杂化,在这样的条件下,必须把加强指挥人员的专业训练与解决复杂平战转换通讯指挥的新理论、新技术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实现平战转换通讯指挥的自动化。
人防指挥多媒体系统物理要素
物理要素组成
人防指挥多媒体系统的物理要素主要有:指挥大厅(作战指挥室)、控制室、作战(值班)室、计算机室、网络室等要素组成,其中指挥大厅等要素为指挥要素室;控制室、计算机室、网络室等要素为技术保障要素室。
主要物理要素功能
(1)指挥大厅
指挥大厅是人防指挥中心的重要指挥要素,是进行人防指挥活动的基本场所。它能通过显示控制系统、会发言与音响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及通信系统实施江门市人民防空袭斗争和抢险救灾组织指挥以及应付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和演习。
具体功能是:
①能提供各种人防作战信息、情报和资料,通过屏幕、图表、文字材料等媒体为人防指挥员提供相关信息。
②能举行作战会议。为人防指挥人员讨论、分析和研究人防作战指挥问题举行作战会议,进行指挥决策提供场所。
③能进行自动化作业并实时显示作业结果。通过大屏幕显示系统、计算机、图板等工具,使指挥人员在进行网上作业的同时,准确地将作业结果显示在指挥员面前,为其指挥决策提供支持。
④能及时完成人防指挥和控制信息可靠、准确地传递。通过多种通信手段迅速准确接受上级命令和指示,及时正确地实施组织指挥,并能够迅速地将人防斗争行动情况向上级报告,作到上传下达,下传上达。
⑤平时应能承担抢险救灾和应急救援指挥任务,作为政府抢险救灾或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作为综合性指挥大厅,它还能具有举行会议(包括电视会议和电话会议)、知识讲座、报告、演讲和培训等功能。
(2)控制室
控制室是人防指挥多媒体系统的核心技术要素,作为人防指挥所集中监视和控制中心,主要对指挥大厅的各种技术设备和环境实施监视和控制,统一控制大屏幕投影机信息切换、滚动信息显示屏、高分监视器、监视监控系统、多媒体音响、影像播放,大厅灯光控制等
(3)网络室
网络室是人防指挥多媒体系统操作维护和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场所,配置的主要设备包括人防指挥多媒体系统的数据维护、系统操作和网络管理终端以及打印机、扫描仪等。主要进行数据维护、系统操作和网络管理的操作。
(4)计算机室
计算机室是人防指挥多媒体系统的核心技术要素,它集中了全部计算机网络设备、服务器和软件。
计算机室功能包括:
维护和管理服务器和网络设备;运行系统软件和各种应用软件;监视、控制网络运行情况;连接军队、省人防办及所辖区、县人防指挥自动化网。
作战指挥室
为保证战时地下坑道作战指挥室功能的完整,在平时可作为地面指挥大厅的辅助使用。地下坑道作战指挥室需要建设一套简单指挥系统,建设内容包括:大屏幕投影显示系统、信号切换系统、会议讨论系统、辅助摄像系统、中央控制系统和音响扩声系统。完成指挥通信功能,与地面指挥大厅信号互连互通。
下面分别对本次方案设计的地下坑道作战指挥室的功能设计作详细介绍:
效果图
大屏幕投影显示系统
功能描述
在地下坑道作战指挥室正前方安装2幅120"的正投屏幕、高亮度,高分辨率的液晶投影机和专业图形处理器。可随时对各种现场信号和各类计算机图文信号进行多画面显示和分析,及时做出判断和处理,发布指挥命令,实现实时监控和集中指挥调度的目的。本方案提供4M(长)X3M(宽)的人防电子沙盘是由国防大学军事专家精心设计的电子沙盘,精工制造,保密性强,可靠性好,能够和电脑,触摸屏,PDA,语音系统连接,扩展沙盘的功能。融合了数字图象处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传感技术等多个信息技术分支,使用声、光、电现代手段,具有传统沙盘的特点,又综合了高科技展示功能。
设备选型
当前投影机主要分为CRT投影机、LCD投影机、DLP投影机。
DLP投影机是一种新的投影技术,DLP(Digital Light Processor)是数码光路处理缩写。DLP投影机以DMD(Digital Micormirror Device)数字微镜作为成像器件,DLP投影机的优点是体积小巧、可以胜任长时间连续工作,对散热的要求不高,画面对比度高(可达2000:1)。
根据地下坑道作战指挥室实际情况,我们选用超高亮度DLP投影机,目前投影机主要生产厂家有日本松下、SONY、三菱、三洋、美国Infocus等;并要求具备画中画功能和双灯泡设计,我们通过对比众多厂商的设备性能及价格,SONY、Infocus、三菱投影机没有双灯泡设计,不能保证设备的冗余稳定,EIKI作为投影机的最著名厂商,其产品性能稳定,特别适合于指挥中心这种高可靠性的场所。因此我们选择了EIKI的LC-XG400I投影机,它具有以下特点:
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先进图像处理技术保证卓越画质,另图像质量更为出色
灵活的系统安装,丰富的调整功能
其它特点
绿色环保设计
更多可选用的配件。
EIKI的LC-XG400I投影机采用了1.0"英寸多晶硅有源距阵×3芯片,亮度为5,000流明,对比度是1,000:1,分辨率为 1024x768,是一款专业的工程机,高可靠性的品质,能够演绎卓越的画质。
目前生产投影机屏幕的主流厂家主要有加拿大的美视、美国Da-Lite、国产的红叶等,通过对众对厂家性价比的比较,选用了加拿大的美视的屏幕,它设计新颖、用途广泛,能为你提供最广宽的视角效果,展现亮丽的数据和高画质的图像,适用于各种场合。
拼接处理器可以说是整个显示系统的一个核心,在屏幕上要达到的跨屏显示、任意开/关视频窗口、任意控制视频窗口的大小、通过网络显示其他计算机内容等功能都是需要它来实现的。根据对用户实际使用的需要以及经济实用的原则,在保证功能节省投资的前提下,我们选择FORETRON的拼接处理器。
设计说明
根据作战指挥室的实际面积以及投影技术的未来发展,我们采用120"正投显示系统,它是由2台高亮度、高分辨率的液晶投影机加上一张2幅120"的正投屏幕、电子沙盘、室内双基色LED显示屏及卷图机组成。各类信号(如人防电子沙盘)首先经过矩阵切换后,然后再通过图像处理器进行处理,最后把信号输出到给投影机投在正投屏幕上。正投屏幕能够同时显示在系统上的任意一路信号,也同样能够跨屏、以开窗口方式显示。显示视频信号时能够两屏独立显示二路不同视频信号,也可以同时显示一路相同信号或多路不同信号。
在投影屏幕上能实现投影电脑信号,电子沙盘、DVD、本地摄象机以及电视会议远端视频信号。能满足现代人防指挥作战会议的各种要求,如:摄像机、影碟机、电子沙盘、有线电视、电视会议等各种视频信号,从通用的VIDEO、S-VIDEO、Y/C 色差信号,到专业的VGA、RGBHV分量视频信号,以及广播级的SDI、IEEE1394数字视频信号全部兼容。
单屏显示面积:243cm×183cm=4.45m2
整个屏显示面积:486cm×183cm=8.89m2
系统连接图
信号处理系统
功能描述
人防实战指挥和演练时存在多个电脑信号或音/视频信号的切换问题,如果采用直接拔插电缆的方式进行切换,不光工作量大,效率低,同时也将严重的迟滞平战转换通讯指挥的发挥,并容易损坏各种接头、接口。为提高效率,保证会议的正常举行及保护好设备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系统需要配置相应的矩阵切换器。切换器在系统中,负责将不同的电脑信号和音视频信号按用户的意愿进行调控。将多台电脑的信号以及摄像机、影碟机、录像机、有线电视、电视会议等各种音/视频信号进行方便拓创的处理和调用。该子系统主要包括:
计算机接口:将电脑的VGA信号转换成为RGB信号,使信号传输的更远,转换了接口形式也为了更好的和后级设备相连,同时对于台式电脑将返回一路信号给显示器。
任意电脑信号、视频信号可任意输出至多种显示设备上。
设备选型
VMAX1616混合矩阵切换器是指通过阵列切换的方法将多路视频信号与VGA信号任意输出至观看设备上的电子装置,一般情况下矩阵的输入大于输出。有一些视频矩阵也带有音频切换功能,能将视频和音频信号进行同步切换,这种矩阵也叫做视音频矩阵。目前的视频矩阵就其实现方法来说有模拟矩阵和数字矩阵两大类。视频矩阵一般用于各类监控场合。
简单的说,会议室中一般输入的设备很多:摄像头了、DVD 、VCR、实物展台、台式电脑,很多的笔记本信号等等,而显示终端很少:投影机、等离子、大屏幕显示,矩阵的作用就出来了,可以把提供信号源设备的任意一路的信号送到任意一路的显示终端上,可以做到音频和视频同步或者不同步,所心所欲,方便,节约成本。常见的类型是根据接口类型划分(VGA 、AV、RGB),当然还有混合矩阵,就是设备中不不同的接口类型,还根据接口数量来划分
由于地下坑道作战指挥室的显示单元比地面指挥大厅显示单元少,所以信号的输出比地面指挥大厅为少,并且以地面指挥大厅为核心,和地面指挥大厅的切换器相连,因此在地下作战指挥室配置的切换器的输出路数比较少。
设计说明
为尽量缩短从决策者到执行者的信息传递时间,提高指挥时效。从信息的获取、决策的制定到命令的下达及情况的反馈等各指挥环节都需要争分夺秒,而这一切都有赖于指挥多媒体系统快速和高效的通信切换能力,保证指挥决策的正常举行及保护好设备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系统需要配置相应的矩阵切换器。
信号切换系统是显示控制系统的核心,它主要完成包括电脑信号、复合视频、音频信号的枢纽作用,起到在信号源与终端设备之间建立桥梁。将所需的信号传输到要显示或扩声的设备上。
由于地下坑道作战指挥室的要求的信号输出数量输出不多,因此,我们配置了1台TOPTRON的16进16出的VMX1616混合矩阵切换器。搭配周边GAT 5传输设备,实现多路信号的输入输出切换控制。
在本系统还涉及到多台的固定安装台式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使用者与投影机又具有一定的距离,而电脑输出的VGA信号在经过较远距离的传输后会出现信号衰减的情况,同时有时还会出现某电脑输出的VGA信号与投影机所接受信号的不匹配等问题,从而影响投影效果和使用。为防止以上问题的出现,提高显示效果,本次在地下指挥室的信号切换系统中共配置10个 TOPTRON的专用电脑接口VGA/RGB185III,用于本地显示设备的还通输入。
系统能够实时的显示多路的电脑信号,包括:
各种计算机信息
现场手提电脑信号
各种视频信号等等
信号切换连接图
见显示系统连接图。
会议讨论系统
地下坑道作战指挥室会议系统需要配置和安装一套会议主机,1台会议主席机和15台会议代表机及相关延长电缆。
功能描述
在科技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占有和接触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因此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也就变得越来越频繁,越来越重要。商务谈判、产品演示、来宾会见、政令下达等等都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表达形式,要更好的达到目的就需要用我们一贯使用的手段"会议"来解决问题。
一只麦克风两只喇叭就能开一场大会,这是几十年以来一直延用会议讨论模式, 他已不能胜任现代会议讨论进程的需求。一个现代会议讨论要的是简洁明快的表达自己的意思,生动清晰的展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要易于控制多变的现场环境等。在议会中,无论何种语言,都要求信息可以准确地交流,与会者彼此可以听懂对方,以便会议能够顺利进行。而出色的会议讨论系统既可以提供优异的音质、简便的操作、灵活的配置及功能持久耐用等优越性能极为重要。因此一个现代化的会议室应当具备多功能,高音质,数据传送保密可靠,网络集成化,结构模块化等多样的集多种先进功能系统的设备,在解决了各类型会议的应用的同时也大大提供了会议质量和效率。
现代会议讨论系统完全进入了有序的会议讨论组织时代,它有效的解决了传统会议讨论组织形式造成的无序会议讨论状态,更加方便了系统的集成以及设备的总体维护。他以其简单的网络系统处理和传送音频信号成为目前世界上最为普遍会议讨论系统。它是利用网络时分复用技术,并将语言音频在同一根电缆上实现多路同时发言,多路同时同声传译等功能。它对于所有类型的会议讨论都提供灵活的管理,具有多功能、高音质等优点,并可以对会议讨论的全过程实行全面的控制。
现代会议讨论系统以其简单的网络系统处理和传送数字信号成为目前世界上最为先进的会议讨论系统。它是利用网络时分复用技术,并将语言数字化的会议讨论系统,在同一根电缆上实现多路同时发言,多路同时同声传译、投票、表决等功能。它对于所有类型的会议讨论都提供灵活的管理,具有多功能、高音质、数据传送保密等优点,可以对会议讨论的全过程实行全面的控制。
下面的设计是根据实际需求,综合吸取当前国内外会议讨论系统的先进技术,设计成一套设备先进、格调高雅、音质优美、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多功能会议讨论系统。所配置的主要设备均选用进口名牌产品以确保高超的性能指标。运用我公司从事对会议讨论系统设计和施工多年来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精心搭配组合,确保性能优异,质量可靠。使本会议功能水平达到国内同类型会议厅中的先进行列。
设备选型
目前数字会议系统主要有德国BOSCH、日本SONY、德国贝拉、台湾TAIDE及国内著名品牌TOPTRON等,BOSCH和TOPTRON的会议系统是我们大家都较为熟悉的品牌,并且两家的产品外观及功能都基本相同,但是TOPTRON的会议系统有着更高的性价比和更高的音质。因此,在本系统我公司选用了TOPTRON品牌的会议讨论系统。
TOP-DIG 5201会议系统是一种多功能组合模块式会议讨论系统,具有可扩展会议表决、同声传译、同步摄像等拥有众多方便的功能。例如简便的操作,啸叫抑制功能,同步图象采集功能等等。主要的系统组件有TOP-M4101会议控制主机单元, TOPTRON TOP-DIG5202B2主席单元,TOPTRON TOP-DIG5204B2代表单元。TOP-T100电话耦合器使代表可以通过电话参与会议。CR -DIG 5201会议系统非常适合应用于国际会议、研讨会及其它需要会议讨论的环境。
设计说明
TOPTRON会议系统以优异的性能及市场领导地位使其在众多的国际会议和高层会谈上得到了广泛应用,赢得了世界范围内,尤其是政府机关部门的广泛欢迎。数字化的信号处理,信息交换快速准确;简洁流畅的操作面板,使用倍感轻松,更具人性化;功能强大的系统扩充能力,系统升级方便拓创;快速牢靠的系统连接,方便流动使用;独有的啸叫抑制功能,令会议流畅的进行;稳重、大气的时尚设计,迎合时代气息;精良细致的工艺赋予产品极高的品质与使用寿命;规格齐全的系列化产品阵容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 系统包括一般讨论、多语种同声传译、投票表决及旁听系统,能容纳30名与会者(标准配置),安装简便,扩充灵活。主席单元有优先发言权,可以中断或禁止代表发言。发言单元带有强指向鹅颈话筒、扬声器、请求发言键、工作指示灯,两个耳机插孔可供两个代表使用,以降低成本。可以通过计算机管理软件来控制管理代表发言及摄像机图象采集等的议程,。可通过话筒耦合器使远地代表参与会议。可输入/输出MIC/音频信号以播放背景音乐或会议扩声,系统都为模块化设计,根据功能的需求可以灵活的进行系统的增减配置。
本系统采用了一台中央控制主机,1台主席机以及15台代表机、连接电缆共同组成。以手拉手的方式进行系统连接,通过中央处理器把音频输出给AV数字管理中心进行整体扩声。
会议系统连接图
辅助摄像系统
功能描述
为了解决在会议进行时需要解决会议内容的记录和远程电视会议的需要,就必须依靠图像系统。
通过图像采集系统将摄取到会场图像视频资料结合发言系统采集到的声音资料输入到相应的记录设备,本项目没有要求配备记录设备),进行录制,达到记录会议的目的。同时采集的视频资料也可以输出到系统中配置的监视设备上,供操作人员随时准确的掌握会场情况,进行操作。在日后则可以通过本系统,进行图像采集,将采集的图像输出给电视会议设备,以进行足不出户的远程电视会议。按以上的需求我们设计了具有较高线数的高清晰彩色摄像机作为图像采集设备,摄像机数量根据指挥中心场地情况作不同的配置,保证能够清晰的摄取整个会场图像,并能够进行人员图像特写,突出表现发言人员。
为了使用控制室里面的操作人员能够清楚了解会议室的实际情况,准备操控设备,我们为控制室配备了一台监视器,通过摄像机,操作人员能清楚看到指挥中心的实际情况。
设备选型
需求情况:配置3台会议摄像机,要求实现语音摄像跟踪、能够完成对整个指挥大厅的图像采集,以便进行记录和传输到视频会议系统进行与异地的视频交互,采集到的图像同时传送到监控系统的数码监控主机,能够实现领导通过网络监看到指挥大厅的图像,并能进行数字存储。
选型分析:考虑需要进行语音跟踪,因此会议摄像机采用了SONY品牌的EVI-D70P一体型摄像机1/3″CCD彩色摄像机460线 (12倍变焦,360度/秒高速旋转云台,RS-232控制码),和会议系统联动实现语音跟踪同步摄像;另外大厅是重要的指挥中心,必须设置足够的摄像系统以完成对会场图像的采集,EVI-D70P一体型摄像机,既可以和中央控制系统相连,摄像质量也很稳定,同时在低照度下也能够摄取优质的图像。
设计说明
为满足设备操作人员的控制需要以及电视电话的需要。在设计中我们配置了3台SONY EVI-D70P会议摄像机,负责会议发言跟踪摄像,负责全场的摄制监视。并且设计采用摄像机也为重要会议的录制以及电视电话会议的召开作了准备。
系统连接图
见会议系统连接图
中央控制系统
系统组成与功能
因人防多媒体系统的特殊性和重要性,综合整个系统有众多的专业设备,其操作和使用都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对于用户而言要比较熟练的操作所有设备比较困难,并且也不能够体现系统的简便与易用性。
为方便人防使用,提高工作效率,设计采用具有强大控制功能的中央控制系统,将众多设备的操作控制通过中央控制系统来完成,对一些复杂设备的预先调试好状态并存储起来,用户使用时只需操作具有直观的全中文化界面的触摸屏,便能完成对整个系统绝大部分功能的操作。
中央控制系统的核心是中央控制主机,依靠其来完成控制命令综合处理,接受用户发来的指令,控制整系统个周边设备进行相应工作;控制系统与用户的交互,用户操作指令的发布依靠彩色触摸屏来完成;
为使设备的开关更为简便,同时采用自动化的手段来保护设备,避免操作员的误操作,设计配置电源时序器;
在作战指挥室内有众多的灯光,对其进行统一控制也是中央控制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窗帘的开启等等功能的实现。
能够使平战转换通讯指挥更轻易的控制会场音量;对大屏幕显示墙、图像处理器、音视频矩阵切换器、DVD、录像机、MD 录放机等可以通过红外遥控的设备,中央控制系统在控制它们时需要依靠红外发射头来进行红外信号的传输;
在整个硬件基础构成的前提下,便根据使用需要及实际设备的情况进行控制程序的编写,程序为全中文界面,在能够保证的范围内可根据用户的要求编写个性化的控制程序。
设备选型及特点
目前中央集成控制系统主要有美国CRESTRON、美国AMX和国产的TOPTRON。在本多功能平战转换通讯指挥控制中心选用了先进的TOPTRON中央集成控制系统,控制主机有用了PGMIII型主机,触摸屏采用了1台12"有线触摸屏LTX-1200C和1台 8"无线彩色触摸屏TOP-Wireless G7pip。系统设备电源的开启采用时序控制器。
在地下指挥所作战指挥室选用先进的TOPTRON中央集成控制系统,控制主机采用了TOPTRON PGMIII型主机,触摸屏采用1 台LTX-1200C有线触摸屏和1台TOP-Wireless G7pip无线触摸屏,无线触摸屏方便在会场移动控制,做为有线触摸屏的有利补充。
中央控制系统功能特点:
操作简单、人性化、智能化;
整个系统可靠性高;
尽量多的体现出各种设备的卓越功能,让所有设备工作在最佳状态,发挥设备的最大功效;
为完善操作人员的系统工作,要求能够实现计算机网路控制功能,完成远端监视、远端同步控制、远端维护等等功能;
能够提供所有音视频播放设备的基本遥控功能控制DVD、录像机、MD 进行播放、停止、暂停等功能;
能够控制大屏幕显示系统、图像处理器,进行开/关机、输入切换等功能,
能够控制A/V矩阵、RGB矩阵,实现音视频、RGB信号所有输入输出自动切换控制功能
能够提供高清晰摄像机的上下、左右、变聚焦功能等控制功能;
提供低压继电器及低压电源供应,即设备电源控制;
能够控制房间的灯光开关控制和亮度调节,并可预置多种场景灯光模式的调光系统,可提供多个独立的调光回路;
能够提供多路幕布窗帘的触控环境模式的控制;
能提供各种会议模式的编程预设,实现会议系统间的联动整合,为用户提供更个性化的单键操作切换模式;
系统能够提供备用的RS-232/485控制接口、红外或其它控制接口;
整个中控系统具体需实施的基本控制功能
方案说明
本方案配置了一台的控制主机TOPTRON PGMIII型控制主机,它是整个中央控制系统的"核心",它通过IR红外控制的设备有包括DVD、VCR、投影系统等;
通过RS232控制的设备有包括RGB矩阵、AV矩阵;
通过TOPTRON网络连接的设备包括无线接收器、电源控制器、调光器等; 实现整个环境统一管理、一体化集中控制;
通过以太网,连接到中控主机的电脑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控制主机的WEB页面进行控制,可以实现和触摸屏一样的功能。
触摸屏采用1台12″彩色有线触摸屏和1台8"无线触摸屏。配置1个16键墙装触摸面板,在进入作战指挥室前可编程设置为灯光、空调、及系统开启等功能;在灯光控制方面我们选用了适用于日光灯进行开关控制的电源控制器采用3台CRPWR -8 II 8路本电源控制器、,控制作战指挥室的灯光、通风、空调、窗帘等其他电动设备,2台4路白炽灯调光接口CRLITE- 4B用来控制作战指挥室的灯光明暗程度等。本系统的音响的音量大小通过控制AV数字管理中心实现控制。
系统连接图
音响扩声系统
功能描述
实现对地下指挥所作战指挥室内的发言人声及各音频资料进行扩声,以保证指挥室内的各个领导及与会人员能够清晰的听到声音。
为使指挥室内达到良好的声学特性,通过对声线的分析以及对扬声器的指向性研究,最终确定本扩声系统采用天花吸顶扬声器,并采用分散式的扩音方式,此种布局利用点声源扬声器对会议席的覆盖和准确的均衡设计:
确保良好的语言清晰度;
确保有着均匀足够的声压
本指挥室的发言设备主要依靠铁三角的话筒。因为有多个话筒及DVD、录像机、录音卡座等多个音频信号源,作为操作员需要将它们集中、统一的管理起来。为了使管理更拓创、集中和统一,需要配置一台多路的调音台。将输入的信号统一编组控制。可控制某路输入信号输出的音量大小,输出通道甚至静音、切断等。
设备选型
由于本作战指挥室主要是用于会议、决策讨论、指挥、演示等,因此扩声设计上,主要考虑语言扩声,这就首先要求有优良的语言清晰度和均匀的声场声压级。故需要配置4只阵列扬声器,均匀分布在地下指挥室的前后。主扬声器和辅助扬声器选用了西班牙品牌(VIETA)的150W 4*4"阵列扬声器DO44。
采用以多媒体控制中心为核心的音响配置,可以大大简化音响系统。我公司采用了国际著名的音视频生产厂家SONY SRP -X700PAV多媒体控制中心作为音响系统的核心,它本身内置了均衡、反馈抑制、压限等功能,并且可以进行场景的预设,省去均衡器、反馈抑制器、压限器等周边设备。SRP-X700P AV数字管理中心还可以和中央控制系统相连实现集中控制。SRP- X700P具有10路可分配的母线输出,6路话筒用+48V幻像电源;4路立体声和2路5.1环绕声输入,内置200W+200W(4Ω), 150W+150W(8Ω)最大150W(70V线路)数字功率放大器。反馈抑制器、参量均衡器,低切滤波器(100Hz),压/限器、延时、自动混音和灵活的信号路由全部由数字处理完成,20个情景存贮及最后的存贮调用功能。利用2只QSC的PLX1104功放来推动4只扬声器DO44。
设计说明
本作战指挥室主要是用于会议、决策讨论、指挥,故我们主要考虑语方扩声。我们通过计算机辅助软件建模分析,为了满足作战指挥室的清晰扩声要求。采用了4只VIETA的150W阵列式扬声器DO44均匀分布在地下坑道作战指挥室的前后两侧。扬声器采用了QSC的PLX1104功放来推动。由于数字化设备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为了方便控制人员操作,避免繁琐的操作,我们配置了一台SONY SRP-X700P AV多媒体控制中心作为音响系统的核心,它本身内置了均衡、反馈抑制、压限等功能,并且可以进行场景的预设。发言设备通过SONY SRP-X700P AV多媒体控制中心进行混合,音源播放设备则配置了PANASOIC的DVD 播放机、录像机和卡带机。
系统连接图
其它系统
在地下作战指挥室只配置了难于搬动的设备,其它系统均和地面指挥中心共用,当需要时,将地面指挥中心的设备搬到地下作战指挥室使用。
设备机房、防雷系统
雷电防护概述
雷电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现象,其电压可高达数百万伏,瞬间电流更可高达数十万安培。千百年来,雷电所造成的破坏可谓不计其数。落雷后在雷击中心1.5-2Km半径的范围内都可能产生危险过电压损害线路上的设备。雷电灾害如同暴雨、飓风一样都属于气象(自然)灾害,它与水、旱、刑事犯罪、交通事故统称为影响社会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六大灾害。
一般而言,雷电灾害具有突发性、多样性、复杂性、破坏性和选择性等特点。随着现代化高新技术产业基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运用,雷电灾害跟踪而至,还呈现出新的特点:受灾面大大扩展,特别容易侵入与高新技术最密切的领域,损失和危害程度大大增加。近年来,随着大量的数据设备和精密仪器应用的范围日益广泛,雷电损害造成的事故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通讯计算机网络精密设备内部结构的高度集中化,使设备耐受过电压、过电流的能力下降,更易遭受雷电破坏。
在雷电灾害防御方面,纵观人类防雷历史,已有两个多世纪,从建筑物防雷发展到供电防雷、电气和电子设备防雷,现在已进入第四个阶段即现代微电子设备防雷。防雷技术和产品,也随着现代高新技术发展得到显著发展,除传统的避雷针引雷拦截技术外,已拥有消散削减、屏蔽隔离、抑制分流、疏导均衡等电位、优化接地泄放和雷电控测定位预警等技术,并相应研制出多种高科技的隔离装置、电涌保护器、高效防腐降阻剂等设备、器件和产品,出现了火箭与激光等人工影响雷电的装置和雷电探测预警系统设备,这都为有效防御治理雷电灾害奠定了技术和物质基础。
工业化和科技的进步使得各种高层建筑和特殊用途建筑如雨后春笋般的拔地而起,这也为雷电防护提出了大量新的问题。"静电抵抗"、"电磁干扰"、"热岛效应"等等的问题都有待进一步区研究和解决。近十多年来围绕这些问题人们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提出了许多新的防雷理论,研制出一大批新的防雷器件、设备和材料,开发出许多全新的雷电防护技术。我国于1994年颁布了新的《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1994,该规范参考了大量国际标准,对原有的规范做了大量的修改,无论从指导思想、技术要求还是技术措施上讲都处在国际领先地位,这也标志着我们国家对雷害的重视,同时于2004年颁布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04。
雷电防护的基本理论
1、防雷区的划分
按照IEC1312-1介绍,应将需要保护的空间划分为不同的防雷区(LPZ),以确定各部分空间不同的LEMP(雷闪电磁脉冲)的严重程度和相应的防护对策。
A、防直击雷区:LPZOA
本区内的各物体都可能遭到直接雷击,因此各物体都可能导走大部雷电流(详见后面分析)。本区内的电磁场没有衰减。
B、防间接雷区:LPZOB
本区内的各物体不可能遭到直接雷击,流经各导体的电流,比LPZOA区减少,但本区内电磁场没有衰减。
C、防LEMP冲击区:LPZ1
本区内的各物体不可能遭到直接雷击,流经各导体的电流,比LPZOB区进一步减小,本区内的电磁场已经衰减,衰减程度取决于屏蔽措施。如果需要进一步减小所导引的电流和/或电磁场,就应再分出后续防雷区,如防雷区LPZ2等,应按照保护对象的重要性及其承受浪浪涌的能力,作为选择后续防雷区的条件,通常,防雷区划分级数越多,电磁环境的参数就越低。
如图所示:
2、雷电过电压对大楼内部电子设备的损害主要的三个途径
A、直击雷经过接闪器(如避雷针(带)而直放入地,导致地网地电位上升。高电压由设备接地线引入电子设备造成地电位反击。
B、雷电流沿引下线入地时,在引下线周围产生磁场,引下线周围的各种金属管(线)上经感应而产生过电压。
C、进出大楼或机房的电源线和通信线等在大楼外受直击雷或感应雷而加载的雷电压及过电流沿线窜入,入侵电子设备。因此,我们对以上三种途径对整个入侵的雷电压及过电流进行防护。
3、直击雷的外部防护措施
虽然有不少专家学者在努力的研究有效的防止直击雷的方法,但直到今天我们还是无法阻止雷击的发生。实际上现在公认的防直击雷的方法仍然是200多年前富兰克林先生发明的避雷针。
A. 接闪器
为了降低建筑被雷击的概率,宜优先采用避雷网、作为建筑物的接闪器,如果屋面有天线等通信设施可在局部加装避雷针保护,这样接闪器的高度不会太高,不会增大建筑的雷击概率。按三类防雷建筑物标准,避雷网的网格尺寸应不大于20m ×20m,避雷针应与避雷网可靠连接。
B. 引下线
引下线的作用是将接闪器接闪的雷电流安全的导引入地,引下线不得少于两根,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对称均匀的布置,三类防雷建筑物引下线的间距不大于25米,引下线接长必须采用焊接,引下线应与各层均压环焊接,引下线采用镀锌圆钢或相同面积的扁钢。对于框架结构的建筑物,引下线应利用建筑物内的钢筋作为防雷引下线。
C. 接地体
接地体是指埋在土壤中起散流作用的导体,接地体可采用:
水平接地体,4×40镀锌扁钢或铜棒,垂直接地体,5×50镀锌角钢或铜带及非金属接地模块。
4、感应雷的防护
由于大多系统设备对高压冲击的韧性很弱,所以除了采用防直击雷措施外,还要考虑雷击时感应雷沿电力线路及通讯线路入侵设备的危害,甚至直击雷放电入地时,地电位升高有可能沿地线干扰供电三相电网电压,同时在放电极附近产生感应磁场,影响设备正常工作。因此我们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止感应雷对设备的干扰。
(1)、电源系统防护
(2)、网络通讯系统防护
A、安装防雷器
在设备的传输线路上靠近设备端安装电涌保护器既SPD,其目的在于当雷电流沿线路入侵时将过电流通过防雷器泄放入大地,以达到保护终端设备的目的。
B、等电位连接
在IEC标准中指出等电位连接是内部防雷措施的一部分,其目的在于减少雷电流所引起的电位差。等电位,是用连接导线或过电压(电涌)保护器,将处在需要防雷空间内的防雷装置和建筑物的金属构架、金属装置、外来导线、电气装置、电信装置等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等电位连接网络,以实现均压等电位,防止需要防雷空间内的火灾、爆炸、生命危险和设备损坏。
C、屏蔽措施
屏蔽是利用各种金属屏蔽体来阻挡和衰减施加在计算机等设备上的电磁干扰或过电压能量。对计算机系统来说具体可分为建筑物屏蔽、设备屏蔽和各种线缆(包含管道)的屏蔽。屏蔽管线的接地,一般要求入户线采用地下电缆入户,其电缆金属护层,在前后两端做良好接地。
设计依据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版)GB 50057-9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2004版)GB 50343-200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95
《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IEC 61312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93
方案设计
1、电源防护
根据国家有关低压防雷的有关规定,外接金属线路进入建筑物之前必须埋地穿金属管槽15米以上的距离进入建筑物,且要在建筑物的线路进入端加装低压避雷器。必须做到在电源的进入端安装低压端的总电源防雷器,将由外部线路可能引入的雷击高电压引至大地泄放,以确保后接设备的安全。
A、第一级防雷
作为系统电源进线端的主级防雷器,可将数万甚至数十万伏的雷击过电压限制到数千伏。前期防雷工程一做好.
具体措施:在机房电源一级电源配电柜前端并联安装TOWE TPS B100 3P+NPE 100KA三相电源防雷箱, 共1套。
B、电源二级防雷
具体措施:在机房电源二级电源配电柜前端并联安装TOWE TPS C40 3P+N单相电源防雷模块, 共3套。
C、电源末级防雷
即用电设备的末级防雷,这也是系统防雷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地方,现代的电子设备都使用很多的集成电路和精密的元件,这些器件的击穿电压往往只是几十伏,最大允许工作电源也只是mA级的,若不做末级的防雷,由经过一级防雷而进入设备的雷击残压仍将有千伏之上,这将对后接设备造成很大的冲击,并导致设备的损坏。作为末级的防雷器,要求有10KA以上的通流容量。
具体措施:在机房电源三级电源前端串联安装TOWE TPS D20 3P+N电源防雷插座,共10套。
2、信号防护
根据GB 50057-94(2000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第六章:防雷击电磁脉冲;第四节,第6.4.1至6.4.12条LPZ1区对电涌保护器(SPD)的要求并参照YD/T 5098-2001《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设计规范》第五部分:SPD 的选择;第5.3条:信号线用SPD;第5.5条:计算机、控制终端、监控系统的网络数据线用SPD的要求,对于通信线路的防护,需对设备进线缆线使用8/20μs波形、通流容量3KA的信号电涌保护器将数千伏的线路感应雷击过电压限制到设备允许值。
E1线防雷保护
具体措施:在摄象机视频线回到监控室前端的设备端安装TOWE TTS-CoxB-TV/S视频信号保护器,共10套。
通信地线
随着社会和不断进步与发展,在生产和生活中各种电子电器设备不断推广和应用。如计算机网络系统、安防系统、电讯系统等,所有这些设备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在雷雨季节,却经常会被雷电击坏,有时,强大的电磁脉冲也干扰着这些电子设备,影响着它们的正常工作,给我们造成一些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因此,对有关方面进行整体防雷工程是非常重要的,采取防雷过电压的保护措施,保证电子设备的安全和正常工作,同时也保证了人身安全。
常规接地系统介绍
(1)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防静电接地及直流接地系统(逻辑接地及其它模拟量信号系统的接地)。
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分别采取不同措施。本机房设计中有两种接地系统,一是保护接地系统,机房中所有金属顶棚、龙骨、墙面等,所有设备的金属外壳、金属管线、防静电地网、防静电地板的支架连接一体都与保护地有良好的连接,既保证人身设备安全,又给机房内游离电子一个顺畅通路。本设计利用大楼的PE线统一接入大地,不再单独设置保护接地极。另一个是在通常情况下计算机系统不宜采用悬浮接地而应采用逻辑接地系统,因计算机是弱电设备,它的工作需要一个均恒的标准零电位,机房的防静电地板下设置了一个与保护地有良好绝缘的逻辑地网,计算机的地与其相接,保证机房中的计算机有一个等电位的工作环境。为了保证计算机系统稳定工作,本设计采用单独做一组独立的逻辑接地极,并建议使用小于2欧姆地极。
(2)接地系统的选择
计算机的各种不同机型对直流工作接地电阻值及接地方式的要求各异。为了避免对计算机系统的电磁干扰,宜采用将多种接地的接地线分别接到各接地母线上,由接地母线采用一根接地线单点与接地体相连接的单点接地方式。由计算机设备至接地线的连接导线应采用多股编织铜线,且应尽量缩短连接距离,并采取格栅等措施,尽量使各接地点处于同一等电位上。
机房接地方式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直接关系着抗干扰的效果。具体形式如下:
1) 点接地系统:将计算机中的接地信号接到机房内的活动地板下的逻辑地网上,再将地网单点与总接地装置或接地端子箱作金属连接称为一点接地系统。其特点是有统一的基准电位,相互干扰减少,而且能泄漏静电荷,容易施工又经济,所以规范推荐这种一点接地系统。
多个计算机系统中的接地系统,除各计算机系统单独采用单点接地外,也可共用一组接地装置。为避免相互干扰,应将各计算机系统的接地母线分别采用接地线直接与共用接地装置的接地体相连接。
2)混合接地系统:在计算机内部的逻辑地、功率地、安全地在柜内已经共同接到一个端子上了,所以在设计时,只将此端子和接地装置作金属连接即可,由于相互干扰一般不采用。
3)悬浮接地系统:电子设备或计算机内部部分电路之间依靠磁场耦合(例如变压器)来传递信号,整个计算机设备外壳都与大地相绝缘,也就是悬浮。或计算机内部各信号地接至机房活动地板下与建筑绝缘又不与接地体相连的铜排网上,安全地接至总接地端子或接到专用线PE线上。
悬浮接地的抗干扰性比较差,所以新规范计算机信号系统不宜采用悬浮接地。
计算机的逻辑接地系统与防雷接地应该相距20米以上,这是很困难的,因为建筑物供电系统重复接地和防雷接地一般是合一的,推荐电阻不大于2欧姆。防雷接地通常有许多组接地装置,相距不过20米,建筑物密度往往也比较大,所以很难把计算机的逻辑地接与防雷接地分开做。但有条件时尽量满足此要求,否则采用综合接地方式 (各种接地分别接至统一的综合接地极)。
4)接地电阻值的选择
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直流工作接地、防雷接地的四种接地可共用一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值应由其中最小值确定。若防雷装置单独设置接地装置时,其余三种接地宜共用一级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阴不应大于其中最小值,并要求采取防止反击措施。一般要求综合接地极阻值小于2欧姆。
对直流工作接地有特殊要求需单独设置接地装置的计算机系统,其接地电阻值及与其他接地装置的接地体之间的距离,应按计算机系统及有关规范的需要确定。本设计采用单独设置逻辑接地极,阻值小于2欧姆。
计算机系统接地应采取单点接地不宜采取等电位措施。
当多个计算机共用一级接地装置时,宜将各计算机系统分别采用接地线与接地体连接。阻值小于1欧姆。
接地系统详细方案
(1)接地体选型
根据不同地理环境,接地体有多种形状可选,根据实际经验宜采用长条形。
(2)接地体要求
接地电阻要求: Ra≤2Ω
(3)技术措施
在离地面800mm深处使用2500*50*50镀锌角钢作为接地辅助地极,是接地工程中常用的科学办法,根据其土壤情况,安装适量的接地辅助地极,即可达到接地电阻R≤2Ω的要求。使用40*4镀锌扁钢连接,防锈处理.用专用连接线引出与大楼原有防雷地连接.既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接地电阻,又能保证接地体长期保持稳定,其使用有效期大于30年。接地电阻低且能保持长期稳定;经多次大电流冲击后,阻值不增大。
(4)等电位连接
为了达到统一等电位,采用紫铜带在各机房沿周围敷设。并通过总汇地铜排与新做接地体连接。把机房所有机柜全部就近用螺栓连接到紫铜带上,把机房的电讯和电气设备及金属构件,构架全部就近连接到紫铜带上,使它们形成等电位网。
监控系统
设计要求
1、本监控系统工程主要由视频监控系统组成,根据建筑布局和防护目标以及环境条件,建立多层防卫体系。上述系统由渠道监控中心和指挥大楼1楼监控中心作为主要监控室进行监控管理,原来指挥大楼4楼的监控中心和大门口的监控室作为次监控中心,监控管理权限可分级密码设定。
2、要采用性能稳定、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构建一个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兼容性的安防监控系统。该系统具备24小时实时预览、录像、查询、检索等功能,特别是对异常情况可进行报警、报警后处理与记录。其设计和施工过程严格按照相关的国家标准,系统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国内目前先进水平。
3、本监控系统的实施,应立足于长远、统一的规划,要求按设计超前、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性能稳定、节约成本的原则进行,使投资价值、使用价值、工程价值得当吻合,设计方案便于施工、维护及操作,预留开放标准接口,为今后发展、扩建等留有扩充的余地。要保证本监控系统的先进性、实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等。
1)根据贵方的要求现在增加的8个监控点,一是要将该8个点的信号传输到渠道里面设置的监控中心处,二是要将其中3 个渠道出入口的图像信号传输到指挥大楼的4楼/1楼以及大门口的监控室。根据现场察看贵方原来的视频监控系统为单纯的模拟方式:即前端的球机直接用视频线/控制线拉到指挥大楼的4楼,4楼用一台PC主机接收模拟信号,再将模拟信号转发至1 楼和大门口监控室。原来的控制模式是:只能在4楼的监控中心作为管理/控制,1楼和大门口监控室只能浏览不能实现控制功能。
2)本期贵方增加的8个监控点位置较远和分散,根据实效性和稳定性我方在本期的方案上采用的是全数字化的模式。即传输介质均为光纤。将前端的球机经A/D转换再经光纤网络传输到渠道里面的监控中心,渠道监控中心与指挥大楼4楼的监控中心同样用光纤网络连通,经光纤将渠道出入口的3个监控点的信号传输回4楼监控中心及1楼/大门口监控室。
3)根据贵方的使用要求,整个系统建成后,一是要在渠道里面的监控室能控制新增加的8个监控点。二是在指挥大楼的1 楼监控中心处能对原来的13个监控点球机和对新增加的3个渠道出入口的监控点实现控制功能。经实地察看我们发现贵方原来做的监控系统是单纯的模拟方式,现在增加的监控点采用的是数字方式的,因为两者间采用的方式不一样,要将新增加的监控图像并合到原来的监控软件就不能实现了,能实现的是原来的13个监控画面用原来的监控软件浏览,新增的3个监控图像只能采用另一个监控软件浏览(因此根据PC机的处理能力和使用方便我方在指挥大楼的1楼监控中心多配置了一台PC作为存储及控制)。对于贵方现在要求将指挥大楼1楼的监控中心能实现对原来13个监控点的控制,那就要考虑原来模拟系统的视频解压卡及软件是否支持远程控制功能。若本身的软件支持远程控制功能我方只须在软件上加以设置就能解决远程控制的问题,若本来的监控硬件及软件不支持此功能,解决的方法只能是将原来的视频解压卡/软件更换成具有远程控制功能的视频卡了。
系统目标
设计完成的视频监控防盗系统可以达到如下功能目标:
1)在渠道监控中心能实现对新增加的8个监控点的管理及控制。
2)在指挥大楼1楼/大门口监控室能实现原来13个监控点和新增加3个渠道出入路监控点的控制。(原来的13个画面在原来 PC机管理及控制,新增的3个画面在新增PC机管理及控制)
3)能昼夜监控辖区内各重要区域的情况;
4)能以手动或自动巡视的方式随意监视监控现场图像;
5)监控现场画面上可叠加相关信息字符:摄像机的编号、安装地点、时间、日期等;
6)能操纵现场活动摄像机的转动,调节镜头的变焦和聚焦,对目标快速捕捉和近距跟踪观察;
7)自动智能记录并保留一定时间的监控现场图像以备查阅;
8)可查阅历史录像,并可以多种速度回放录像或抓拍图像。
9)监控区域、操作人员、分权管理,责任清晰分明;
10)用户图形化系统操作界面,操作简便易行;
系统设计
本方案乃根据国家相关行业规定,本着先进、可靠、开放、方便、适用的原则,针对实际需要,"量体裁衣" 精心设计而成。
(一)结构设计
根据人防内部的实际环境和考虑到日后的扩容问题,而且人防作为特殊的管理部门,再加上渠道内的特殊环境,根据上述的特点我们在本安防监控工程拓扑结构上采用星型结构。即以渠道监控室为中心将8个分布在不同方向的监控点用光纤将视频信号传输到监控中心,渠道监控中心与指挥大楼4楼的监控中心用光纤网络连通。采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最主要的特点是信号稳定,信号不易受到干扰,日后扩展容易。日后扩易只须在光纤的分接口接入信号就能实现扩展,不像模拟方式的那样,若要境加监控点必须重新铺线路。在本设计上主要采用光纤作为信号传输手段,以中心监控机房为中心点用光纤连通到各个分散的球机。拓扑结构采用星型结构,见系统拓扑图:
(二)、各监控点详述
1、一号机位 渠道出入口(1)
主要用于监视和录像附近出入口的车辆和人员的进出情况。
2、二号机位 渠道出入口(2)
主要用于监视和录像附近出入口的车辆和人员的进出情况。
3、三号机位 渠道出入口(3)
主要用于监视和录像附近出入口的车辆和人员的进出情况。
4、四号机位 渠道内部监控点1
主要用于监视和录像附近的人员出入情况。
5、五号机位 渠道内部监控点2
主要用于监视和录像附近的人员出入情况。
6、六号机位 渠道内部监控点3
主要用于监视和录像附近的人员出入情况。
7、七号机位 渠道内部监控点4
主要用于监视和录像附近的人员出入情况。
8、八号机位 渠道内部监控点5
主要用于监视和录像附近的人员出入情况。
(三)、 传输系统
传输系统虽看似简单,在整个系统中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信号的传输速率、传输品质、传输稳定性、抗干扰能力都有很大的影响。并且,传输线路一旦做不好,进行维修或改造是相当麻烦的,因此,在线路的材质上,我们坚持选用品质优良,符合国家规范的线材、管材;并且,严格按照有关国家规范进行施工,以保证传输的质量。同时我们在敷设时留下一定数量的备用部分,以满足系统扩充前端设备或维修时不影响原系统正常使用的要求。在本设计上我们主要采用光纤作为传输手段。
(四)、光纤在监控里面的应用
当今世界,光纤通信已成为通信的主要手段。同时,光纤通讯技术也在飞速的发展,使得光纤传输系统以其众多的优点,赢得了大家的青睐。
光纤传输系统具有以下显著优点:容量大、传输距离远。光纤理论带宽可达20000GHz,无中继传输距离可达50-80公里。 由玻璃制成,抗电磁干扰、传输质量好,可用于电力网和变电所内等强电磁环境中。 光纤重量轻,可以弯曲,易于铺设。 可节约贵重金属,且抗腐蚀能力很强。
二、光纤传输系统简介
光纤传输即是以光波为载频,以光导纤维为传输介质的一种通信方式,因其拥有传输频带宽、信号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重量轻等优点。光纤通信在近二十年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1)光纤的结构:
光纤裸纤一般分为三层: 中心高折射率玻璃芯(芯径一般为50或62.5μm),中 间为低折射率硅玻璃包层(直径一般为125 μm),最外是加强用的树脂涂层。
(2)光纤的分类:
1)按传输模式来划分: 单模光纤(Single-mode)
单模光纤只传输主模,由于完全避免了模式色散,使得单模光纤的传输频带很宽,因而适用于大容量、长距离的传输系统。容量大、传输距离远。光纤理论带宽可达20000GHz,无中继传输距离可达50-80公里。 由玻璃制成,抗电磁干扰、传输质量好,可用于电力网和变电所内等强电磁环境中。 光纤重量轻,可以弯曲,易于铺设。
系统原理
整个系统由渠道监控中心和指挥大楼1楼监控中心作为主要管理/控制中心,负责所有监控点的存储和管理。指挥大楼的4 楼和大门口监控室作为次监控中心主要的作用是日常画面的浏览。
前端摄像机将采集到的视频信号经视频服务器转换成数字信号经光纤传回到中心机房,连入到对应的监控主机并完成录像资料的数字化存储,并供操作人员随时调用资料并可以进行快放、慢放、定格、拍照、放大、打印等等操作。
在渠道监控中心的8个监控点画面分别在的2台26#的显示器上显示,并供操作人员监控使用,监控主机同时可以进行多画面图像资料存储和录像资料回放。
在指挥大楼1楼的监控中心将原来的13个画面和3个新增加的画面分别在2台不同的PC机上显示。
在本设计上采用大容里存储设备,保证新配置的每台监控主机录像存储时间为12天左右。
系统功能
1、可视化管理
在监控系统中,系统操作员通过显示器的画面显示,可以直观地观察被监控现场的图像信息,以便在发生情况时,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反应。如有需要,还可以将某一图像放大到全屏幕以便更细致地观察。
2、录像备查
所有的摄像机传来的图像,全部能直接进入监控主机进行录制,录像资料随时可以进行回放,也可以设定条件后进行搜索,符合条件的画面能很快被搜索出来,供查看或用视频打印机打印。
3、镜头操作
系统操作员可通过监控系统进行镜头操作:选择摄像机、控制摄像机(可调节镜头的角度和方位,焦点和焦距)等。
4、方便升级、维护
我们在安防监控系统设计时留有一定的余量和接口,便于以后在系统中增加其它设备。系统中的各种摄像机可以更换,方便今后由于环境的变化而对摄像机提出新的要求。系统在维护时可以不断电作业。在对单台摄像机进行维护时,其它的设备不需要停止工作。
6、联网功能
因为采用了先进的H.264数字视频压缩技术,使录像资料可以方便地利用光缆或和互联网等进行远程图像传输和远程控制等,为日后的全网络数字化信息系统留下了接入的可能性,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可以满足用户进一步扩充、升级和联网的需求。
综合布线系统
计算机的业务应用系统是以计算机网络系统为基础,计算机网络系统在物理拓扑结构上也是一个以布线系统为基础的星型结构。因此,作为各个系统的基础,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是最基础的设施。
需求分析
人防地下坑道指挥所有1层,平时的办公主要都是在地面办公大楼进行。在人防办门口处有设备间专用于外部光纤等线路的接入,另外还有一地下指挥所供战时使用,主要的布线分布在地下指挥所。且系统中的各个数据网络系统不能互通,必须在物理上实现隔离。因此,综合布线系统包括2个物理网络的布线,即人防应急指挥网和语音网。同时还考虑到人防指挥所网络与省政府、省军区、广州军区等外部单位的互联通信。本方案设计共有人防地下坑道指挥所指挥网信息点138个,语音信息点138个。
设计原则及思路
◆ 水平和骨干电缆系统采用星形拓扑,水平电缆长度最大不能超过90米(295尺),如果考虑跳线、接插线和设备电缆,可再增加10米,超过10米的长度,应从水平配线系统的90米限额中减去。
◆ 在每个主配线终端和通信配线间内的话音和数据终端应分开。
◆ 使用铜缆网络的水平配线。
◆ 配线间为满足90米(295尺)的最长水平配线要求,多个配线间布置通用于长于
产品选型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综合布线产品主要有:AVAYA、NEXANS、AMP等比较有名的网络布线产品。
以下是对AVAYA、NEXANS、AMP三种布线产品的分析:
AVAYA 在1983年首先推出综合布线概念,1992年率先将产品引入中国,其前身为AT&T的科技与系统部, 1995年9月分出,2000年6月又从Lucent分出。是国内知名的布线品牌,价位稍高,但该品牌主要为非屏蔽布线系统。
作为世界电缆业务的耐克森(Nexans)公司整合了电力和通讯电缆及电气线材业务,将广泛地服务于各种公共设施,工业领域以及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各个部分。Nexans是欧洲品牌,生产非屏蔽与屏蔽产品,Nexans产品有较好的性能表现。
Nexans是FTP系列电缆的发明者,是屏蔽技术的领导者。其屏蔽系列产品均获得了丹麦独立电子实验室DELTA、美国保险实验室UL及美国ETL检测机构的测试及认证。系列布线产品的指标远远高于ISO/IEC 11801、EIA/TIA568B及EN50173标准的规定。Nexans的FTP系列电缆在目前的市场占有率一直在65%以上。
AMP是全球最大的电子连接器/接插件生产厂家,创立于1941年,总部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哈里斯堡。1994年作为每二个布线厂家进入中国。1999年与TYCO合并。主要产品有非屏蔽及屏蔽超五类、六类、光纤、ACO有布线的全线产品:非屏蔽超五类布线系统 屏蔽五类及超五类布线系统,但在国内市场的假货比较多,严重损害了其品牌信誉,使用者需要特别小心。
考虑到人防地下指挥所系统中有两个独立的网络存在,系统中涉及有敏感的信息,因此我们建议采用Nexans的超五类非屏蔽电缆布线。
设计特点
我公司考虑到人防对于保密要求非常严格,特采用了一些先进的布线结构及施工工艺,例如:
a.采用"百兆到桌面,千兆主干"的连接方式充分满足网络系统对带宽的要求;
b.各系统采用完全的物理隔离铺放方式,非屏蔽系统分别用于各个网络的应用,最大限度的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c.斜面免打线工作区模块插座系统;
d.数据和语音网络系统采用统一品牌产品,可以方便快速的进行数据与语音的互换;
这些先进的布线系统及施工工艺的采用,是在系统地、全面地分析了人防指挥所网络系统对运行环境的较高要求之后,经过仔细考虑、反复斟酌设计而成的,对今后计算机网络系统、通信系统的正常可靠运行将提供非常坚实的基础设施保障。
设计方案
布线系统一般采用单点管理系统或双点管理系统进行设计。
单点管理系统只有一个管理单元,负责整栋楼宇的信息节点管理,所以称为单点管理系统。该系统有两种布线方法,一种是在整栋大楼内设一个设备间作为CrossConnect区,楼内信息节点均直接点对点地与设备间连接,称为单点单交连系统,该系统它适合于楼层低,信息点数少的布线系统。另一种也设有一个设备间作为CrossConnect区,它还在每楼层均设有一个接线间作为InterConnect区,但不作跳线管理,称为单点双交连系统,该系统易于布线施工,适合于楼层高,信息点数较多,距离(离设备间最远的信息节点与设备间的距离)未超出100米的布线系统。
双点管理系统是在每层楼或每栋楼均设立一个管理子系统,负责管理该楼层或该大楼的信息节点,每个大楼还设立一个设备间,管理子系统均采用主干线缆与设备间进行连接,由于每个信息点可有两个管理单元,因此,该系统称为双点管理系统。它适合于楼层高或大楼群,信息点数多的布线系统。
考虑到人防办的信息点数量多、分布房间广,大部分房间信息点到主交换机机房的距离都超过100米,我们建议采用多点管理系统,既分散式管理。
拓扑结构图及布线图
人防的综合布线拓扑示意图如下所示:
布线图见下页:
信息点分布表
房间编号
信息插座数量
电视插座数
扬声器(房间外通道)
摄像机(房间内或外)
交流电源插座箱数
电源地插
3
1
1
1
1
4
4
4
1
5
1
1
1
6
2
2
7
1
1
9
1
1
9.1
1
1
12
2
1
15
2
1
17
2
1
1
18
1
1
1
1
27
4
2
1
28
6
3
1
29
4
1
1
30
2
1
2
31
5
1
3
32
4
1
4
33
38
3
2
18
34
2
1
35
2
1
36
2
1
37
2
1
1
38
2
1
39
2
1
40
2
1
41
2
1
42
2
1
1
43
2
1
44
2
1
45
2
1
46
2
1
1
47
4
1
1
2
48
2
2
49
4
1
4
50
3
2
51
2
2
52
2
1
4
53
2
2
54
0
54.1
0
55
2
1
2
56
2
1
57
2
2
1
58
1
1
59
3
3
1
62
2
1
1
1
合 计
138
43
18
6
34
18
详细设计
一般的,现代化综合布线系统根据功能,可把它划分成6个部分: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区子系统、管理区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如图所示。
为保证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布线过程严格按结构化综合布线各子系统的规范要求和标准去设计和实施。
由于人防指挥所采用的是多点管理系统布线设计方式,因此在地下坑道指挥所内的网络信息点和语音信息点作以下设计:
49-51号房间的网络和语音信息点是接入到50号房间的分配线架;
31-33号房间的网络信息点和语音是接入到31号房间的分配线柜;
3-7、9.1、12、15、17-18号房间的网络和语音信息点是接入到5号房间的分配线柜;
52号房间的网络和语音信息点是接入到52号房间的分配线柜;
27-30、34-46号房间的网络和语音信息点是接入到34号房间的分配线柜;
9、47-48、53、55-62号房间的网络和语音信息点是接入到47号房间的分配线柜;
它们之间通过光纤和大对数电缆相连。下面是对人防指挥所综合布线系统的各个子系统进行的详细方案设计。
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由安装在各要素室内的信息插座、光纤插座及连接工作站的跳线组成。一般情况下,电脑网络系统需传输大量的数据及图像信号,所使用的带宽较高,因此须使用高质量的插座及传输线缆。 耐克森面板系列及免打线模块插座具有良好的外观设计及性能特点,是比较优质及成熟的产品。这一系列的插座模块可装入单个或两个Snap-in模块,也可以装入光纤模块。模块化的设计兼容以上两种技术,达到了最大的灵活性。
工作区电脑信息点的设置按办公室办公人员的数量及房间使用功能来设置,数据信息点和语音信息点均采用非屏蔽插座模块,也方便日后信息点的调整。
综合布线系统对于地下坑道指挥所要素室环境而言,要素室空间有大开间,有四壁的小房间。对这两种形式我们可分别采用不同方法:
对小房间,不需分隔板,信息插座只需安装于离用户最近的墙壁上。
对大开间,需要使用分隔板将大开间分隔成若干小工作间,因此信息插座的选用、安装方法、安装位置必然受分隔板使用的影响。这就要根据用户的具体环境,因地制宜,选用相应的安装方式。
对于分隔板上,信息插座的安装有以下几种形式:
安装在分隔板上。此方法适合于分隔板位置确定以后,不再经常的改变,其安装造价较为便宜。
安装于地面上。这就要求安装于地面的底盒有防尘、防水降功能。此方法需已确定工作人员的办公位置及分隔板的确切位置,其设计安装造价较高,并缺乏灵活性。
安装于墙上。此方法适合在分隔板位置未确定的情况下,可沿大开间中间的柱子或沿四周的墙面每隔一定的距离均匀地安装嵌入式信息插座。该方法在造价低、分隔板移动方便、安装维护容易。
工作区信息点的埋入方式如有图所示:信息插座与旁边电源插座应保持30cm的距离,信息插座和电源插座的底边距离地板水平面30cm。
水平子系统
水平干线子系统由连接各要素室的信息插座至各配线间的线缆组成。
人防地下坑道指挥所水平布线系统设计采用镀锌线槽进行敷设,通过樑管和弱电井进行线槽施工及放线工作。
房间内的线缆的敷设全部采用镀锌线管暗埋施工工艺,保证线缆敷设管道的长久耐用。
我司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的特点,将采用埋地敷设的方式来放置主干镀锌线槽,并对每一信息点到设备间配线架选择最佳路由,从管理间配线架到信息插座的每一根双绞线都不超过90M,并用标签做好标记。
设备间子系统
由于出于地理位置和管理方面的考虑,布线采用了分散的网络管理方式,采用多点单交连接方式,中心机房即行使着综合布线设备间和配线间的双重功能,配线间的位置可选在距弱电竖井旁附近的房间内。配线间用于安装配线架和安装计算机网络通讯设备。设备管理间为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核心,网络系统的主机、服务器等核心设备的安装场所,必须要有一个符合国家计算机房建设标准的机房环境,必须考虑防干扰抗屏蔽措施。
人防地下坑道指挥所各系统分配线设备管理间将根据各个要素室信息点汇入的实际情况,并考虑到现有设备的需要和做一定的预留,我们在本设计中为50号分配线间、31号分配线间、5号分配线间、52号分配线间、34号分配线间、47号分配线间共配置6个42U的19英寸的标准机柜,每个机柜按照一定的功能安装网络设备、数据配线架和语音100配线架;在49号房间放置42U机柜,主要是用来安装ODF架和语音100配线架(本次项目设计不包括)。
配线架:
采用NEXANS的网络配线架。NEXANS快速跳接盘以NEXANS特有的质量及灵活性,提供符合EIA/TIA568A标准的增强五类性能。可安装不同的Snap-in模块进行灵活配置管理,方便打线工作。同时管理语音和数据两部分,以支持数据和语音的互换功能。
110语音配线架:
110配线架系统为常用的语音数据线缆终端连接配线方式,它既可以用于墙式机柜也可用于立式机柜。110配线架的底端配合110连接块,即可将线缆嵌入打线,此后可将线缆跳线或用110跳线跳接。连接块有4对、5对可供选择。
ODF架: 采用国产ODF架,作为光纤的熔接跳线架。在总配线间放置(本次项目设计不包括)。
机柜安装:
机柜底部用符合电信部标准的支架固定,设备机柜和配线架机柜分开放置。根据本工程性质及特点,语音、数据部分都采用19英寸标准机柜安装,每个机柜有垂直滑动立杆可调节机架内的空间大小,在机柜内有各种配线插座和过线槽。此种安装模式具有整齐美观、可靠性高、防尘、保密性好、安装规范。
建筑物间通讯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的关键作用是沟通建筑物内配线系统和外部网络,包括多个智能大楼连接组成的园区网络和广域网,所需要的外进接入子系统如电话线、供电等布线系统。建筑物主干子系统由设备间的配线设备及设备间至各楼层配线间之间的连接电缆组成。
本方案中的建筑群子系统设计主要包括地下指挥所总配线间到各配线间的通讯线路的布线,主计算机至各分交换机的光缆。不包括总配线柜设备、计算机设备及各种通信设备的安装工程设计。
根据实际情况和结合平战转换的需要,从地面大楼配线间到地下指挥所49号光配线柜敷设2条16芯的室外单模光纤,从门口配线间到地下指挥所49号光配线柜敷设2条16芯的室外单模光纤、从地下指挥所总配线柜到地面大楼配线间敷设1条100对大对数电缆和1条RG6同轴电缆用作数据、语音和视频通信;从门口配线间到地下指挥所的线路总长度大约为400米。
PVC管道的埋地深度要在80公分以上,从地下室到门口和地面大楼的路由为一"人"字形,从地下室开始大约在离285米处分成两路,分别到地面大楼和门口。地下指挥所光配线柜到地面大楼配线间采用1条?75多孔PVC管,管里面敷设2 条16芯的单模光纤,,地下指挥所光配线柜到门口配线间采用1条?75多孔PVC管,管里面敷设2条16芯的单模光纤,地下指挥所总配线间到地面大楼配线间采用1条?75多孔PVC管,管里敷设1条50对大对数电缆和1条RG6同轴电缆。考虑到施工和管理维护的需要,在线路的路由中需要增加检修井,检修井之间的距离在80米以下,检修井口大约留90*120公分,深度大约在110公分,同时在管线连接建筑物出口处也需要预留有检修井。
PVC管道的走线图大致如下:
数据主干光缆:
由于外部接入光纤为单模光纤,为了便于日后平战转换,因此建议从门口配线室到地下室的光纤使用国产室外铠装单模光缆;
地下指挥所49号光配线柜到门口配线间敷设2条16芯室外凯装单模光纤。
地下指挥所49号光配线柜到地面大楼配线间敷设2条16芯室外凯装单模光纤。
语音主干铜缆:
由地下指挥所总配线柜到地面大楼配线间敷设1根100对大对数电缆,采用HYA100对室外市话电缆,为了便于日后平战转换。
由地下指挥所总配线柜到31号和34号房间分别敷设1条50对大对数电缆,采用HYA50对室外市话电缆。
由地下指挥所总配线柜到50号、51号和52号房间敷设1条30对大对数电缆,采用HYA30对室外市话电缆。
由地下指挥所总配线柜到47号和50号房间敷设1条20对大对数电缆,采用HYA20对室外市话电缆。
由地下指挥所总配线柜到31号、52号、53号和55号房间敷设1条10对大对数电缆,采用HYA10对室外市话电缆。
有线电视及公共广播系统
有线电视系统
有线电视系统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即信号源接收系统、前端系统、信号传输系统和分配系统。CATV系统由信号源、前端系统、传输网络及用户终端组成。系统的信号源可以是以下几种:卫星电视节目、自办节目和有线电视网的节目。前端系统由调制器和混合器混合为一路复合信号向用户传送。传输网络由一些放大器、分配器、分支器及连接电缆等组成,它将混合处理后的电视信号传到各个用户终端。为了适应今后网络通信和有线电视网络发展的需要,CATV系统按照750MHZ系统进行设计,全部使用750MHZ设备,并采用目前先进的邻频传输技术。